有參加導覽的遊客,才能進入私人產業三落大厝
而且只有前區可以拍照,入光祿弟厝之後都禁止拍攝
三落大厝屋頂的建築方式叫做「燕尾」
在以前只有大官或是特別有錢的人家裡,
才會蓋起燕尾形式的屋頂
屋頂尾端向天空分叉延伸,
像不像是燕子正要展翅飛向藍天
三落大厝的庭院中立著一塊刻著「聖旨」的石雕。
這一座石雕,原來並不在這個地點
而是安置在新莊的鍾氏石坊上面,因為這座石製的牌坊倒塌了
林家的後人,才另外在三落大厝的庭院中做了一個簡單的台座
來安置這塊聖旨石雕碑。
為什麼會設立鍾氏石坊呢?
原來林維源以他母親鍾氏的名義捐錢救濟大陸的災民,
清朝的慈禧太后特別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贈的,
除了獲頒石坊外,之前還另外頒了一塊「尚義可風」匾額,
用來表揚鍾氏的義舉,現在這塊匾還懸掛在三落大厝裡。
聖旨石雕,現在立於三落大厝的中埕
三落大厝又叫做「光祿第」。
這是因為當時房子的主人林維源
曾經協助建造台北城、開墾荒地、興建鐵路,
又捐了不少錢救濟災民,官越做越大,
終於得到太僕寺卿及侍郎的頭銜,
林家的三落大厝也被封為「光祿第」,
藉以彰顯林家的豐功偉業。
資料取於http://content.edu.tw/local/taipei/chenkao/bgcity/b.htm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