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滿珍惜昨天晚上的時刻

五姐妹同乘一部車



 這是我42年來頭一次的經驗..


我只有默默的享受....

應該是大家都在一起吧!!


因為我將弟弟的部份在我生命中繼續活下去


(應該也有姊姊也是這麼想傳承吧)



 






討論弟弟暫厝的塔位環境


大家也都有了共識


頭七的誦經迴向..也沒有人覺得累


大家還真的很難得一起唸經

這兩個小時..結合大家的心


弟弟也聖杯的表示有一起聽經.


今天整理弟弟的東西..看到了薪資轉帳存擇

心裏想著..這是弟弟最後日子打拼的一分一毫


去補擇看看還有多少


逛遍市區銀行..找不到永豐銀行

3.20分正想放棄之時..打了永豐客服專線..看中壢分行在哪


居然近在咫尺..慈惠三街....我又衝了過去


3.29分先進去再說

補擇後..留了一元..其他全提出來了


媽媽~這是我的加班費薪水.最後一次交給妳了


( 我不自主哽咽的說著 )

你是乖兒子..媽媽不捨得你走呀


媽媽我現在過的很好..人生總會有結束的一天


至少以後妳都不用再擔心我了


我沒走遠..姊姊們都會幫我照顧妳的...


 



*****************************************************************


 


作七的介紹


 


作七的功能:



  1. 報恩:以作七之奠弔,期望使亡者在陰間能安然舒適,過往順利。

  2. 懷思:藉作七之動作,期使亡者能回來一趟。

  3. 分割:利用作七一連串的動作,一次一次表達陰陽之間的分割,一次比一次遠離。

  4. 者見滿桌五味碗(仙凡路隔),故日後依子孫燃香邀請時再返饗,平常不隨便返家了。

  5. 導「為善最樂」之觀念,淨化心靈。


作七可分為以下幾種:

◎頭七---兒子七(大七)
◎二七---媳婦七(小七)
◎三七---出嫁女兒七(大七)
◎四七---出嫁姪女七(小七)
◎五七---出嫁孫女七(大七)
◎六七---出嫁姪孫及曾孫女七(小七)
◎滿七---兒子七(大七)

準備物品:

  五味碗(代表):即五種口味之菜,備十二道(碗)(象徵豐盛菜餚共十二道菜,有如滿漢全席)五味即是:酸、甜、苦、辣、澀。象徵亡者一生經歷了甜蜜、幸福、悲苦、痛苦、坎坷五種滋味,死後陰陽兩隔,勿再眷戀陽間。

  其餘種類皆取其吉祥含義,例如:豆干(「干」音官),吃頭干子孫做大官。魚丸(「丸」即員),吃魚丸子孫做議員,諸如此類。

  現代人多只做頭七及滿七,或只做大七,因為子孫多有工作在身,無法按日做七,則會在出殯之前擇吉時將七做完(俗稱切七),但頭七就應該按照逝者的忌日計算,不得提前。

  另外還有「做旬」,容易與做七混淆,做旬是為了祭拜陰府判官,除了「百日」(第五旬)以外現在已經很少人做旬。

◎小小的建議:

  傳統習俗中因各地習俗或宗教信仰不同,其實做法有很多種,以祭品來說,您可依照逝者生前所喜愛的食物為其準備,則更具意義,相信逝者也會喜歡。

◎排定治喪人員

  治喪過程中有許多繁雜瑣碎的事,主事者可與家族成員協調整個事宜,尤其是奠禮的進行,此時往往是最能表現家族力量的時候。


 


七七佛事


    根據經典記載,人往生後四十九天之內,如果陽上眷屬能為亡者誦經做佛事,仗此功德,能令亡者罪障消除,得生善道;


如果亡者生前已多植善業,則可蓮品增上。


因此,佛教徒每於親人往生後四十九天內,每逢七期舉行超薦佛事,稱為「做七」。


「做七」,可依家屬的時間、因緣而定,有的只做頭七、滿七;


有的做頭七、三七、五七、七七;有的則是七個七全做。


    「做七」,家屬可至寺院道場做佛事,其餘六日,家屬可以自行為亡者誦經、念佛回向。


誦經是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主要對象是針對人,除了人之外,六道眾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傍生或畜生,牠們都能信受佛法。所以,只要有人誦經,就有其他眾生會來聽經。


    若家屬為亡者做誦經佛事,您的誠意初動,亡靈即有感應,必會如期前往聽經;


此時亡者的靈性特別高,縱然生前從未聽經聞法,死後聽見家屬為其誦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至於要誦哪一部經,服喪期間,多半誦持《阿彌陀經》為多,主要是《阿彌陀經》讚頌的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那是一個安樂清淨的修行世界。


也有人在這段期間,每天誦持《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回向往生的親人,主要是為亡者懺悔罪業,超拔濟苦


    服喪期間,除了做七,家屬行有餘力,應多參加寺院道場所舉行的各項法會,為亡者多做功德。


倒不一定要特別為亡者啟建大型法會,如梁皇寶懺或放焰口等來超薦亡者,不但勞師動眾,花費也很可觀。


這些大型法會,許多寺院每年都會舉行,有些道場每月都會啟建三時繫念法會,家屬只要多注意道場消息,屆時再為亡者報名超薦即可。


    亡者超薦,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期之後,再做佛事,當然還是有用,但那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輪迴轉生的類別了。


因此,佛教主張「七七佛事」,是希望把握時效,為亡者超拔救度,使其往生善處。


    個別齋主啟建佛事所需時間,依誦經、拜懺、三時繫念,乃至啟建瑜伽燄口等各種佛事的不同,而有一小時、二小時、半天、一天不等。


做七雖有超拔先人,表達孝思的深遠意義,但因傳統的作法費時耗財,實有改良的必要。例如:



  1. 誦經佛事宜莊嚴不繁瑣,最好以半小時、一小時即可,不一定要半天、一天。
  2. 做七不一定要放燄口、拜懺,只是上香、拜佛也可以,應視能力、時間而為,不要勉強。
  3. 七七日誦經是古老傳統,不一定照辦,可變通為:

    1. 可以集合家人一次做完,即算圓滿。
    2. 可在短期三至七天內做完七七。
    3. 可參加隨堂超薦。

  4. 亦可以亡者名義成立獎學金或設立教育基金,乃至護持文化、慈善等公益事業,以此為亡者植福薦拔,更有意義。

    簡化七七佛事的意義,可以改善社風氣,具有教化社會之功,實有必要大力推動。最好是到寺院參加隨堂超薦,或由家人在家中早晚誦經、念佛均可。


以下列舉數種簡單的課誦程序,以資參考:



  1. 楊枝淨水讚〈或爐香讚〉
  2.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3. 開經偈
  4. 普門品〈或阿彌陀經、金剛經、地藏經等〉
  5. 三皈依
  6. 回向




  1. 爐香讚〈或蓮池讚〉
  2. 南無西方接引阿彌陀佛〈三稱〉
  3. 阿彌陀經〈或般若心經〉
  4. 讚佛偈
  5. 念佛
  6. 三皈依
  7. 回向




  1. 蓮池護
  2. 南無西方接引阿彌陀佛〈三稱〉
  3. 心經
  4. 往生咒、變食真言
  5. 讚佛偈
  6. 念佛
  7. 三皈依
  8. 回向

 


七旬算法與種類:
    七七:人往生當天算起第七天,七週為四十九天。
    百日:往生後整整一百天為百日忌。
    週年:往生一年為週年忌。(如有閏月,閏月不算)如:十月二十日,明年就是九月二十日。
    合爐:即將往生蓮位焚化,並將其名字寫在祖先牌位上,將爐灰取一小份至祖先香爐中,稱為「合爐」。
    程序:



  1. 將新亡者的蓮位及祖先牌位請下。
  2. 將亡者的名字抄錄至祖先牌位中。




















【 供品及祭品之準備 】

•  鮮花 • 水果:四種水果一盤 •  一杯水 • 素菜六碗(煮熱)•  一大碗飯、一雙筷子




 




人生中一定會經歷生離死別


每個人生也一定會走到人生的儘頭


就因為人生是生死輪迴的


有生就有死


就算結束了一個舊人生


還是會有一會新人生的


所以都要堅強的渡過


因為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但在面對生離死別的同時。


又有幾人可以領悟到當中所帶來的啟發呢?


人人都覺得生離死別是令人傷心的事,經歷過的人都必然會流淚,


但人們又有否想過,經歷生離死別是要我們成長、變得勇敢、學會面對。


更要我們反思,懂得珍惜,因為曾經失去,所以必定更會珍惜身邊的一切。


但有時我又會覺得,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會太遲嗎?


但遲總比一直都無所覺好多了。


正如我,從小便不斷經歷生離,但我從來沒有流過一滴淚,反而更珍惜身邊的朋友。


因為我知道,即使我們分離多久都好,總有再相聚的一天。


而死別我亦都經歷過,失去的更是我最親的人,


但淚,流過後,心,痛過後,我便要自己變得更堅強,


因為我還要負起支撐整個家的一半責任,


所以我比以前更堅強、勇敢。


所以我們應該坦然地面對生離死別,從中領悟人生的道理。生離死別是最公正也是最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生:最美好的開始           離:最痛苦的分開            死:最直接的結束       別:最永久的離開


                                    生離死別為何是最公正也是最不公平的一件事情呢?


                                                      有的人因為救人而英年早逝                         


                                               有的人還沒生出來就直接面對死亡                                          


                                                  有的人 直到七老八十才安心離去        


                                            有的人生出來就要承受親人死亡的事實           


                            這樣生離死別算不算是是最公正也是最不公平的一件事情呢?

人因為生命而有喜悅~人因離別而不捨~人因死亡而難過~難得看到雅雯感性的一面~~多少人懂得珍惜@多少人懂得惜福呢?有家的感覺當然很好~~但是家家也有本難念經~事情絕對有一體兩面的~~也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不曾努力~~老了後悔當楚為什麼不努力~~家人健在的時候不珍惜~~往往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但這也是人生中一個過程~~來來去去~有得有失~有生命的不是都如此嗎?失去了不是消失而是一種回憶一種記憶!!因為他回活再我們的回億中不是嗎?~~~~有的時候珍惜~~失去了才不會可惜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nhoney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