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的名稱由來 福建泉州、漳州及台灣地區將手操(手袋)傀儡戲,稱為「掌中戲」、「布袋戲」及「小籠」,而以「布袋戲」的稱呼最為大家熟知。 「掌中戲」的名稱,是以這種偶戲的表演,由人的手掌在其中操弄而得名。 「小籠」的名稱,是相對於俗稱「大籠」的人戲:「人戲」以「人」為演員的戲劇,所使用的用具、戲服,如同一般生活用具大小,因此裝道具、戲服的戲箱、戲籠都較大,稱為大籠。而「偶戲」是人的縮小版,平均在八寸至一尺高(24~30公分),所使用道具、戲服都是比例性縮小,戲箱、戲籠自然較小,而稱為「小籠」。 「布袋戲」的稱呼,經過許多專家學者對民間藝人流傳的說法,加以歸納研究 ,大家都認為不外是從戲偶的形狀、戲台的造型、裝戲偶的工具和演戲時盛裝戲偶的袋子而來的: |
|
說是布袋戲
但我倒覺得像人偶戲..每一尊都好大
霹靂布袋戲,是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新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隸屬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長黃強華及總經理黃文擇所領導。其所有的角色之台詞都由黃文擇一人擔綱,編劇部份,早期(約《霹靂異數》以前)由黃強華(本名黃文章)負責主導編劇;到《霹靂狂刀》之前,為王瑞碧、楊月卿等人所編。之後分工愈趨細膩,有專屬的編劇組負責撰寫劇情,並維持這樣的編制直至今天。
隨著劇情的發展,早期黃俊雄所塑造出來的角色如史豔文、藏鏡人等逐漸退出劇情,
而改以素還真、葉小釵、一頁書等新創的人物作為主角,
僅保留了早期的丑角秦假仙作為重要人物之一。
- 霹靂布袋戲是以劇集系列的區隔作為劇情連貫的基礎,
播出迄今劇情壽命最短的該屬六集的《葉小釵外傳》劇集系列,而壽命最長的屬六十集的《霹靂狂刀》劇集系列,
至於目前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推出的最新劇集名稱是為『霹靂皇朝之鍘龑史』。
更發展出許多天馬行空的劇情,
包括日本忍者、妖魔鬼怪、異次元世界、外星人、吸血鬼、機器人、人造人、生化人,
以及許多類似現代科技的武器、道具等等。
留言列表